您当前位置: 彩煌视界 > 机构咨询 > 民营眼科医院盈利密码大揭秘,你知道多少?

民营眼科医院盈利密码大揭秘,你知道多少?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黎越 上传提供

发布: 230 评论

医院名称
2023年业绩情况
2024年业绩情况
业绩变化原因
业务布局
普瑞眼科
盈利2.68亿元
预计亏损8000万元 - 1.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1.37亿元,同比微降1.36,归母净利润仅1584万元,同比骤降95.01;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亏损2745万元,同比下滑133.31
长期“增收不增利”,收入增长靠营销推动,营销费用率高;政策冲击下,内生式扩张策略使新医院培育期成本高企;2024年5月起白内障人工晶体集采政策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挤压手术利润空间
全国连锁覆盖,核心业务包括白内障、屈光、视光等诊疗和服务
爱尔眼科
营收203.67亿元,同比增长26.43;归母净利润33.59亿元,同比增长33.07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7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48
2024年业绩增长得益于补助以及部分投资收益,整体处于低增长水平
全国连锁,在屈光、视光、白内障三大业务板块体量
华厦眼科
未提及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速2.8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5.15;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46个百分点至45.84,为近3年的同期低
各项主要业务的毛利率下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大增,远高于营收增幅
未提及
光正眼科
营业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40.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5.5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4年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扣非净利润亏损665.9万元
受传统的钢构和能源业务影响,2024年以来没有扩张迹象,眼科业务收入几乎停滞不前
在10个中心城市开设了14家专业眼科医院和3家眼视光诊所,提供覆盖眼科全病种的专业性诊疗服务
何氏眼科
未提及
2024年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
各项主要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同步下降,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不降反升
未提及
希玛眼科
核心业务收入19.0亿港元,同比增长32.9;股东应占利润扭亏为盈,达到6200万港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3.4亿港元,同比增长52.7,经营现金流净额3.6亿港元,同比增长125
未提及
未提及
提供眼科服务、牙科服务及其他医疗服务,以及销售视力辅助产品等
卓正医疗(眼科业务)
2023年眼科业务创收1.48亿元,占比25
未提及
高端定位但不赚钱,主要面向“大众富裕人群”
以门诊为主的家庭诊所业务,在国内经营着21家医疗服务机构(包括19家诊所和2家医院),在新加坡开设了3家全科诊所
医院名称 2023年业绩情况 2024年业绩情况 业绩变化原因 业务布局
普瑞眼科 盈利2.68亿元 预计亏损8000万元 - 1.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1.37亿元,同比微降1.36,归母净利润仅1584万元,同比骤降95.01;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亏损2745万元,同比下滑133.31 长期“增收不增利”,收入增长靠营销推动,营销费用率高;政策冲击下,内生式扩张策略使新医院培育期成本高企;2024年5月起白内障人工晶体集采政策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挤压手术利润空间 全国连锁覆盖,核心业务包括白内障、屈光、视光等诊疗和服务
爱尔眼科 营收203.67亿元,同比增长26.43;归母净利润33.59亿元,同比增长33.07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7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48 2024年业绩增长得益于补助以及部分投资收益,整体处于低增长水平 全国连锁,在屈光、视光、白内障三大业务板块体量
华厦眼科 未提及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速2.8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5.15;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46个百分点至45.84,为近3年的同期低 各项主要业务的毛利率下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大增,远高于营收增幅 未提及
光正眼科 营业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40.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5.5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4年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扣非净利润亏损665.9万元 受传统的钢构和能源业务影响,2024年以来没有扩张迹象,眼科业务收入几乎停滞不前 在10个中心城市开设了14家专业眼科医院和3家眼视光诊所,提供覆盖眼科全病种的专业性诊疗服务
何氏眼科 未提及 2024年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 各项主要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同步下降,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不降反升 未提及
希玛眼科 核心业务收入19.0亿港元,同比增长32.9;股东应占利润扭亏为盈,达到6200万港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3.4亿港元,同比增长52.7,经营现金流净额3.6亿港元,同比增长125 未提及 未提及 提供眼科服务、牙科服务及其他医疗服务,以及销售视力辅助产品等
卓正医疗(眼科业务) 2023年眼科业务创收1.48亿元,占比25 未提及 高端定位但不赚钱,主要面向“大众富裕人群” 以门诊为主的家庭诊所业务,在国内经营着21家医疗服务机构(包括19家诊所和2家医院),在新加坡开设了3家全科诊所

名词解释: - 归母净利润: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反映了上市公司母公司的经营成果。 - 扣非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 毛利率: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反映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 - 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是一种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不考虑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的影响。

民营眼科医院盈利密码大揭秘,你知道多少?

引言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眼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随着我国近视人群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白内障等眼部疾病患者增多,眼科医疗市场呈现出巨大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眼科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这些民营眼科医院是否真的能够挣钱,它们的盈利状况究竟如何,成为了众多投资者和关注者关心的焦点。本文将深入剖析民营眼科医院的盈利情况,探讨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民营眼科医院的发展背景

我国眼科医疗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历程。中国早的眼科可追溯至1835年创立的眼科医局,它是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前身。很长一段时间里,眼科在国内诊疗体系中被划归于大五官科,由于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救死扶伤是医疗的要务,眼科疾病往往不致命,所以医院不重视,患者自身也是能捱不治。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眼部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各类公立眼科医院、综合医院的眼科才逐步得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医疗改革稳步推进,明确将社会办医定位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此后,进一步明确民办医疗机构为公共卫生的重要部分,这激发了社会办医的热情,民营资本在各专科医疗领域跃跃欲试。中国早的民营眼科发端于内蒙古,出生于百年杏林世家的张朝聚,1988年在包头市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开出家眼科门诊。

同时,我国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数量多的之一,近几年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视力问题朝着低龄化发展。为解决人民快速上升的医疗需求同日益紧张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自2009年以来,不断出台一系列利于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这为民营眼科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民营眼科医院的市场需求

当前,触网低龄化、用眼习惯差、睡眠时间不充足等因素使得青少年眼健康状况日趋严峻,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步入暑期,各大眼科医院的近视手术业务开始繁忙,暑期成为众多学生近视患者追求清晰视界的“摘镜高峰期”,尤其是即将迈入大学生活的高考生,期望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起点,这使得我国屈光手术市场需求随之增长。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上升。白内障是普瑞眼科等民营眼科医院的核心业务之一,在以往为医院贡献了较高的收入。这些都为民营眼科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需求。

部分民营眼科医院的盈利情况分析

爱尔眼科

爱尔眼科作为民营眼科医疗市场的“龙头老大”,其盈利表现较为突出。2023年,爱尔眼科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营收为203.67亿元,同比增长26.43;归母净利润为33.59亿元,同比增长33.07。2020年,爱尔眼科营收突破100亿元大关,仅用3年,2023年其营收就突破200亿元。

2024年上半年,爱尔眼科在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2.86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71,不过,这主要得益于补助以及部分投资收益的助攻。当期,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48,与营收一样保持在低增长水平。爱尔眼科在营收、利润体量上占据显著优势,逐渐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在屈光、视光、白内障三大业务板块体量均处于状态。

普瑞眼科

普瑞眼科的业绩却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这家2022年7月登陆创业板的眼科连锁机构,在上市后短短两年间,从2023年盈利2.68亿元,到2024年预计亏损8000万元至1.2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29.85至144.78,上市以来出现年度亏损。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1.37亿元,同比微降1.36,但归母净利润仅1584万元,同比骤降95.01;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甚至亏损2745万元,同比下滑133.31。业绩“跳水”背后,是普瑞眼科三大核心业务的“集体坍塌”。其白内障项目在2023年贡献了超过20的收入,但2024年5月起各省市全面落地执行组织的白内障人工晶体集采政策,使得人工晶体类耗材平均降价60,叠加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医院需在固定费用内完成治疗,导致手术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

此外,普瑞眼科长期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盈利能力逊于同行的原因是其收入增长主要靠营销推动,营销费用率居高不下。而在政策冲击下,普瑞眼科内生式扩张策略导致新医院培育期成本高企,拖累了整体利润率。

华厦眼科

2024年上半年,华厦眼科营业收入增速为2.85,同样是低增长水平,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5.15。公司业绩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各项主要业务的毛利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导致当地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46个百分点至45.84,为近3年的同期低。与此同时,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大增,均远高于营收增幅,进一步侵蚀利润。

光正眼科

光正眼科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40.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5.5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其核心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目前已经在上海、成都、重庆等10个中心城市开设了14家专业眼科医院和3家眼视光诊所,为全国各地的广大患者提供覆盖眼科全病种的专业性诊疗服务,技术水平及业务规模均处于民营眼科行业中地位。

然而,2024年上半年,公司出现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665.9万元,这主要是受传统的钢构和能源业务的影响。并且2024年以来,光正眼科没有任何扩张的迹象,眼科业务收入几乎停滞不前。公司表示,正在推进剥离钢构和能源业务,期望在本年度取得明显进展,所得资金可用于并购医院。

何氏眼科

2024年上半年,何氏眼科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原因很简单,各项主要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同步下降,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不降反升。

希玛眼科

希玛眼科在2023年迎来业绩拐点。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希玛眼科核心业务收入为19.0亿港元,同比增长32.9;股东应占利润扭亏为盈,创上市后新高,达到6200万港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3.4亿港元,同比增长52.7,经营现金流净额3.6亿港元,同比增长125。希玛眼科成立于2013年,是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由香港眼科医生林顺潮创办的港资眼科医院,目前的业务包括提供眼科服务、牙科服务及其他医疗服务,以及销售视力辅助产品等。

卓正医疗(眼科业务)

卓正医疗成立于2012年,早只是深圳的一家建筑面积50平米的诊所,而后逐渐扩张至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不同于其他民营专科医院或综合型医院,目前的卓正主攻以门诊为主的家庭诊所业务。截至2023年底,在国内经营着21家医疗服务机构,包括19家诊所和2家医院,在新加坡开设了3家全科诊所。

从收入结构来看,儿科、齿科、眼科是其收入主力,2023年眼科业务为其创收1.48亿元,占比25。不过,卓正医疗呈现出“高端但不赚钱”的特点,其瞄准的客户群体是“大众富裕人群”。

影响民营眼科医院盈利的因素

政策因素

政策对民营眼科医院的盈利有着重要影响。以普瑞眼科为例,2024年组织的白内障人工晶体集采政策以及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对其白内障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人工晶体类耗材平均降价60,同时医院需在固定费用内完成治疗,使得手术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从而影响了整体盈利。

市场竞争因素

民营眼科医疗赛道竞争日益激烈。目前我国民营眼科服务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爱尔眼科在营收、利润体量上占据显著优势,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其他民营眼科医院要想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来吸引患者,如普瑞眼科收入增长主要靠营销推动,营销费用率居高不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利润空间。而且,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民营眼科领域,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进一步加剧了竞争。

扩张策略因素

扩张策略对民营眼科医院的盈利影响也不容忽视。普瑞眼科的内生式扩张策略导致新医院培育期成本高企。新建医院都需要3 - 5年的培育过程,期间的成本、费用等,短期内冲击了公司整体业绩。而光正眼科由于受传统业务影响,2024年没有扩张迹象,眼科业务收入几乎停滞不前,也影响了其盈利增长。

业务结构因素

民营眼科医院的业务结构也会影响盈利。民营眼科较多以消费类眼科作为差异化竞争的切入点和主要营收来源,如爱尔眼科在屈光、视光、白内障三大业务板块体量均处于状态,多元化的业务结构有助于分散风险,提高盈利能力。而一些医院如果业务过于单一,或者核心业务受到政策等因素冲击,就容易出现盈利下滑的情况。

民营眼科医院的未来发展展望

尽管目前部分民营眼科医院面临着盈利困境,但从长远来看,民营眼科医院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眼健康重视程度的加深,眼科医疗市场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民营眼科医院可以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拓展更多的业务领域,如开展眼科美容、眼健康管理等新兴业务,来增加收入来源。同时,加强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在扩张策略上,要更加谨慎,做好市场调研和规划,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成本压力。

此外,民营眼科医院还可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并且积极响应政策,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变化,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结论

民营眼科医院的盈利情况参差不齐。像爱尔眼科、希玛眼科等在某些时期取得了较好的盈利成绩,但也面临着增长放缓等问题;而普瑞眼科、华厦眼科、光正眼科、何氏眼科等则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业绩下滑或亏损的情况。政策、市场竞争、扩张策略和业务结构等因素都对民营眼科医院的盈利产生着重要影响。

对于想要进入民营眼科领域的投资者来说,需要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和行业趋势,谨慎选择投资对象和投资时机。对于已经存在的民营眼科医院,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经营管理,适应市场变化和政策要求,以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医院自身的不断调整,民营眼科医院有望在满足人们眼健康需求的同时,实现更好的盈利和发展。

医院预约

专属预约通道,数据实时更新

价格查询

免费在线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