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类别,详情,医院历史,前身是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的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组建于1953年。1965年移至现址正式建成眼科医院,1983年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1年10月,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院规模,1965年住院床位为122张,七十年代扩至210张...
类别
详情
医院历史
前身是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的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组建于1953年。1965年移至现址正式建成眼科医院,1983年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1年10月,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医院规模
1965年住院床位为122张,七十年代扩至210张,现有317张。是全球规模的公立眼科医院。
医院荣誉
1989年,眼科学被教委审核批准为全国眼科学重点学科点;1990年,卫生部批准在中心内成立卫生部眼科学实验室;1995年,成为国内眼科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定位
卫生健康委属委管的眼科专科医院,中国的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中国的医学学术组织总部所在地(亚太眼科学会、亚非眼科学会亚洲办公室)。
医院科室
设有19个专科门诊,包括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眼肿瘤及眼眶病等。
先进设备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超声乳化粉碎仪、高清晰度的眼底相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无痛眼压测量仪、视野检查仪、飞秒激光近视手术设备、角膜塑形镜、晶体植入手术设备、角膜地形图分析仪、激光角膜切削机、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仪、视网膜断层扫描仪(OCT)、高端白内障手术系统、激光视力矫正设备(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等)。
专家团队(部分)
刘奕志教授: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尤其对复杂病例治疗经验丰富;林浩添教授: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尤其对先天性白内障的防治等有丰富经验;吴明星教授:从事眼科学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30余年,对眼科常见疾病防治经验丰富,精于白内障及晶状体相关疾病诊治;郑丹莹教授:诊治白内障及其他与晶状体相关的疑难疾病,熟练完成各种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手术。
特色活动
“百年校庆·百城光明行”活动,5G智能眼科巡诊车历时209天,累计运营超18万公里,覆盖全国28个省份,108个城市及乡村,服务超15万群众,车内设有oct、眼底照相机等仪器,可筛查超9成眼部疾病。
医院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先烈南路54号(区庄院区);广州市天河区金穗路7号(珠江新城院区)
解释说明: -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对眼睛的不同结构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有助于医生更早地发现和诊断眼科疾病。 - 超声乳化粉碎仪:用于白内障手术中,将混浊的晶状体乳化并吸出。 - 准分子激光:用于激光视力矫正手术,可地进行角膜的矫正,纠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视力问题。 - 飞秒激光:也是用于激光视力矫正手术,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 角膜地形图分析仪:可以高精准地测量角膜的形态和曲率,为角膜手术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 激光角膜切削机:通过激光准确地改变角膜的形状,治疗屈光不正等角膜疾病。 -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仪:可以观察和诊断角膜病变,作为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参考。 - 视网膜断层扫描仪(OCT):中山眼科医院采用的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快的扫描速度,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视网膜和视神经纤维层成像。 - 高端白内障手术系统:包括先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系统和可调节焦距人工晶体,能够实现更精准、更快速的白内障手术,减少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